歡迎來到道德經現代解讀的世界,我們將帶您深入探討道德經的第64至第72章。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老子在這裡論述了預防和準備的重要性,並強調「無為」的原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指出,處理事情時,最容易控制的是在問題尚未完全顯現之前;一旦事情變得明顯,則更難以 管理和解決。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這裡老子提倡在問題出現之前就開始行動,以及在混亂發生之前就進行管理,強調了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幾句諺語式的話強調了大事物從小處開始的概念:大樹從細小的芽開始 長大,高臺從一堆土砌起,遠行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警告,過分積極的行動(為者)和過於緊抓不放的控制(執者)往往導致失敗和失落。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這裡提出,通過「無為」的態度和放下執著,聖人(智者)能夠避免敗亡和失敗。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指出,普通人在事情即將完成時往往失敗。 如果能夠像開始時一樣謹慎地對待結束,就能避免這種失敗。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最後,老子強調,聖人不追求物質慾望,不重視難以 獲得的物品,也不追求學問上的自我表現。 他們幫助眾人克服過錯,支持萬物遵循自然之道,但不干預自然的過程。
總之,第六十四章透過探討「無為」原則在預防、治理和行動上的應用,強調了從細節著手、預先規劃和放下執著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面對任何事情時保持謹慎和自然的態度,避免過度行動和控制,從而達到更和諧和成功的結果。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實踐「無為」,以及如何透過這種方式有效地預防和管理問題。
6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𥡴式。常知𥡴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五章,其中老子探討了古代治理道德的智慧,以及智慧與簡單之間的關係,強調順應自然的重要性。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老子這裡提到,古代擅長實踐道的人並不是試圖使人民變得更聰明或更有知識,而是讓他們保持某 種純樸簡單。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這句話指出,人民難以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智慧過多,暗示過分聰明或計謀多可能導致不和與混亂。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認為,用智慧(或計謀)治國會成為國家的禍害,而不用智慧治國則是國家的福祉。 這強調了過度依賴智慧和策略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知此兩者亦𥡴式。常知𥡴式,是謂玄德。」老子提出,了解這兩種情況(以智治國和不以智治國)和它們之間的平衡(𥡴式),是 達到玄德(深奧的德行)的關鍵。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最後,老子總結說,玄德是深奧且遠大的,它似乎與世界上的萬物相反,但實際上是達到大順應 自然的途徑。
總結來看,第六十五章透過探討古代智者治道的方式,強調了簡單與自然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治理和生活中追求簡樸,避免過度依賴智慧和策略,從而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管理和決策中保持簡單和自然,以及如何透過這種方式實現和諧和順應自然的狀態。
66-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六章,老子在這裡用江海作為比喻,來說明為什麼謙卑和不爭是成為領導者的關鍵品質。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老子指出,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眾多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們位於最低處。 這象徵著謙卑和容納,意味著真正強大的領導者是那些懂得如何低調行事、容納和理解他人的人。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這裡老子強調,如果聖人(智慧之人)想要引領民眾,他們必須透過謙遜的言辭來做到這 一點;如果他們想要引導民眾,他們必須把自己放在人民之後。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因此,即使聖人處於領導的位置,人民也不會感到被壓迫;即使他們站在前面,人民也不會感到受傷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聖人因其謙卑和非侵略性的品質,使得人民樂於追隨他們,而不會感到反感或疲倦。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最後,老子總結說,正因為聖人不與他人爭奪,所以沒有人能夠與他們爭鋒。
總結來看,第六十六章透過探討謙卑和不爭的重要性,強調了這些品質對於成為一名有效的領導者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領導和行動中採取謙遜和包容的態度,從而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追隨。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領導和個人行為中展現謙卑和不爭的態度,以及如何透過這種方式獲得更廣泛的支持和合作。
67-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其中老子分享了他所珍視的三個道德寶藏:慈悲、節儉和謙遜,並闡述了這些品質在治理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老子指出,人們認為他的道理(或道德教導)是偉大的,但看似不符合常規。 這種似乎不符合傳統的特性正是它的偉大之處。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他解釋說,正是因為道的偉大和深奧,它才會看起來不同於常規。 如果它看起來普通,那麼它就不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分享了他的三個道德寶藏:慈悲、節儉和不敢居於天下之先。 這些寶藏代表了他教導的核心價值。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這裡老子說明,慈悲使人有勇氣,節儉使人有寬廣的心胸,而不居先位使人能成就 長遠的事業。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老子警告說,放棄這些品質並採取相反的行為(如放棄慈悲而變得莽撞)將導致災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最後,老子強調,即使在戰鬥中,慈悲也能帶來勝利和堅固的防守。 當行為基於慈悲時,天(或自然法則)將會保護和支持。
總結來看,第六十七章透過闡述老子的三寶,強調了慈悲、節儉和謙遜在治理和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行動和決策中體現這些道德品質,從而達到和諧和成功。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慈悲、節儉和謙遜,以及如何透過這些特質來實現和諧與成功。
6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八章,老子在這裡探討了運用力量和處理衝突的智慧方法,特別強調了「不爭」的德行。
「善為士者,不武;」 老子指出,一個真正善於作為士兵的人並不會追求武力或好戰。 這意味著真正的勇士懂得何時使用武力,並傾向於避免不必要的暴力。
「善戰者,不怒;」 這句話表明,一個善於戰鬥的人不會讓情緒(如憤怒)影響他的判斷。 能夠保持冷靜和清晰的頭腦是戰鬥中勝利的關鍵。
「善勝敵者,不與;」 老子認為,真正擅長戰勝敵人的人並不與敵人正面衝突,而是尋求更聰明、更有效的方法來戰勝對手。
「善用人者,為之下。」 這裡指出,善於利用人才的領導者會將自己放在他人之下,表現出謙遜和尊重,從而能更好地激勵和利用他人的能力。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老子總結說,這些特質體現了「不爭」的德行,這是使用他人力量的真正方式,也是與自然法則和 古代智慧相符的極致。
總結來看,第六十八章透過對戰鬥、領導和衝突處理的深刻見解,強調了「不爭」和謙遜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處理衝突和使用力量時保持冷靜和謙遜,尋找更和諧和智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面對衝突和挑戰時實踐「不爭」的態度,以及如何透過這種方式實現有效的領導和問題解決。
69-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九章,老子在這裡提出了他對用兵和對待敵人的看法,強調了謹慎和戰略性後退的重要性。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老子這裡引用了一句關於戰爭的格言,說明在戰爭中,即使是主動的一方也應該保持謙遜, 像客人一樣行事,不要輕率進攻,而應該考慮戰略性後退。 這種態度體現了謹慎和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這裡描述的是一種似乎不採取行動但實際上非常有效的戰術。 這種策略涵蓋了避免直接衝突、不顯示攻擊性、不挑起敵人、以及不過度依賴武力。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老子警告說,沒有比輕視敵人更大的災難,這種態度很可能導致失敗和損失。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這句話指出,在對抗中,通常那些態度謹慎、表現出悲哀或尊重生命的一方更有可能獲勝。 這是因為他們更重視策略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總之,第六十九章透過探討戰爭策略和對待敵人的態度,強調了謹慎、戰略性思考和尊重對手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面對衝突和對抗時保持謙遜和策略性,避免輕率行動並尊重對手。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衝突中保持謹慎和策略性,以及如何透過這種態度更有效地應對挑戰。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七十章,其中老子反思了他的教導為何難以被普遍理解和實踐,同時也強調了智者的獨特性。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自認他的話語是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暗示他的教導本質上是簡單和直接的。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然而,他指出,實際上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或遵循他的教導。 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尋找複雜的解答,而忽略了簡單的真理。
「言有宗,事有君。」老子強調,言語有其深層的根基(宗),行為有其指導原則(君)。 這意味著真正的理解和行動都基於更深的原則和智慧。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他進一步解釋,正是因為人們的無知,他們無法真正認識或理解他的教導。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了解老子教導的人很少,因此遵循他教導的人顯得尤為珍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老子最後用一個比喻結束這章,說聖人(或智者)外表可能平凡(被褐),但內在卻像寶玉一樣珍貴。 這意味著真正的智慧和價值經常被隱藏在不起眼的外表之下。
總之,第七十章透過探討老子教導之普遍性和難以被理解的性質,強調了簡單和簡約的真理。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去尋求和實踐那些可能看似平凡但實則深奧的智慧。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深入探索和理解道的教導,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教導,即使這些教導可能被忽視或被誤解。 老子的話雖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指導,指引我們在看似複雜的世界中尋找簡單的真理,從而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內在和諧。 透過培養這種對簡單真理的欣賞和實踐,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大的智慧和平靜。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一章,老子在這裡探討了知識和無知的本質,以及如何透過認識自己的無知來達到真正的智慧。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指出,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是一種智慧的表現,而不了解或不承認自己的無知則是一種缺陷或「病態」。 這裡的「知不知」意味著理解自己對知識的限制,而「不知知」則指無視或否認自己的無知。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進一步說明,只有透過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即「病病」),人們才能避免陷入真正的無知或錯誤(即「不病」)。 換句話說,意識到自己的限制和缺陷是避免更大錯誤的關鍵。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在這最後一句中,老子說明聖人(智慧之人)之所以沒有「病態」,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並接受了自己的無知。 他們對自身認識的清晰使他們避免了真正的無知。
總之,第七十一章透過探討知識和無知的關係,強調了自我認識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去認識並接受自己的局限,從而達到更深的智慧和理解。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辨識並接受自己的不知之處,以及如何透過這種自我認識來避免更大的誤解和錯誤。
7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AI解讀】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老子在這裡論述了對人民的治理態度和聖人的行為準則。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老子指出,當人民不再害怕政府的威權時,真正的麻煩(大威)將會到來。 這暗示了依賴恐懼和威力來治理是無效的,反而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這裡建議治理者不應輕視或乾擾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狀態。 「狎」表示過分親近或不恰當的干擾,「厭」則是指厭惡或厭煩。 老子勸告治理者應尊重人民的自然生活方式。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當治理者本身不對人民的生活方式感到厭煩,他們才不會被人民所厭棄。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老子進一步指出,聖人(或智者)明白自己的價值,但不張揚自己;他們愛護自己,但不自視甚高。 這種謙遜和自我認識是聖人的重要特質。
「故去彼取此。」 最後,老子總結說,因此聖人放棄那些外在的、表面的、虛榮的事物,而選擇內在的、真實的、本質的價值。
總之,第七十二章透過探討治理人民的方式和聖人的行為準則,強調了尊重和謙遜的重要性。 這些教導鼓勵我們在治理和個人行為中尊重他人,保持謙遜,並追求內在的價值。 透過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領導和個人生活中保持謙卑和自省,以及如何透過尊重和謙卑來提升自己的領導和個人特質。
道德經: 第1-9章 | 第10-18章 | 第19-27章 | 第28-36章 | 第37-45章 | 第46-54章 | 第55-63章 | 第64-72章 | 第73-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