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九變篇

8. 九變篇

孫子兵法-九變篇

原文:

  •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泛地無舍,衢地交和,絕地勿留
    ,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于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朮,雖知地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也﹔廉潔,可辱也﹔愛
    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
    察也。

【AI解讀】在這部分中,孫子闡述了戰爭的一些核心原則和將領的潛在危險。以下是對這些概念的解釋:
地形與戰略: 孫子描述了不同類型的地形和如何針對它們採取不同的策略。例如,絕地則戰,這意味著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軍隊應該戰鬥。
不可做的事: 孫子也提出了某些不應做的事情,例如某些地方不應攻擊,某些地方不應競爭,甚至某些命令不應接受。這些原則強調了對戰略的認識和選擇。
九變的利用: 孫子提到通過九變(可能是指九種不同的戰場情況和變化)的利用來理解戰爭。對於不了解這些變化的人,即使知道地形也無法利用地形,即使知道地利也無法動員人民。
利害的混合: 孫子強調將領的思考必須考慮到利益和危害。通過對利益的理解,策略可行;通過對危害的理解,困難可克服。
不應依賴的假設: 孫子提醒不要依賴敵人不會到來或不會攻擊,而是應該依賴自己的準備和防禦。
將領的五個危險: 孫子描述了五個危險的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會危及將領和他的軍隊。這些包括:過於自信,可能被殺;過於保守,可能被俘;過於暴躁,可能失控;過於正直,可能被辱;過於愛民,可能被擾亂。孫子強調,覆軍殺將的災禍通常源於這些危險,因此不可不察。

這一部分的教訓集中在戰略、理解、自覺和自制上。孫子提出了一個全面的戰爭理論,涉及從地形到個人性格的各個方面。他的智慧不僅適用於戰爭,還適用於許多生活和工作場合,強調了深思熟慮、理解自身和周圍情況的重要性。


AI 逐句解讀: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于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地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AI解讀】孫子探討了用兵時的策略和變化。以下是這段話的逐句解釋: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 孫子開始強調,在用兵之時,將須遵循君主的命令,集結軍隊和聚集眾人。
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子列舉了幾種情況下的策略:在破敗的地勢中不可久留,交通要道的地勢可以聚合軍隊,斷絕退路的地方不可停留,圍困之地要謀劃,死地之地要堅決戰鬥,某些道路要避開,不應攻擊敵軍的某些部位,某些城池不宜攻打,不必爭奪某些地勢,並且不應盲目接受君主的命令。
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 孫子指出,了解和運用這九種變化的優勢的將領,才真正了解如何運用兵法。
將不通于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而那些不了解九變之優勢的將領,即使了解地勢,也無法充分利用地勢。
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地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對於不熟悉九變之策略的將領,即使了解地勢,也難以善用士兵。

總的來說,這段話強調了在用兵時,將須根據情況變化,採取恰當的策略和變化,以便達到最佳效果。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AI解讀】以下是這段話的逐句解釋: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 孫子指出,聰明的人必須將考慮納入利益和損害之中。
雜于利而務可信也, 如果在考慮中將利益納入,則必須確保計畫是可信的。
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同樣地,如果在考慮中納入損害,則必須確保能夠解決可能的問題。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孫子提到,對待諸侯的策略有所不同:如果屈服於他們,則要用害處;如果使他們成為你的屬下,則要提供業務;如果希望他們歸附,則要提供利益。

這段話強調了在考慮時要全面納入利益和損害,並根據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來處理諸侯關係。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AI解讀】以下是這段話的逐句解釋:
故用兵之法, 孫子開始談論用兵的方法。
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不要指望敵人不來進攻,而是依賴自己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
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同樣地,不要指望敵人不發動攻擊,而是要相信自己有一些地方是敵人不易攻擊的。

這段話強調了謹慎應對敵人,不要過於自信或掉以輕心,而是要充分準備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危,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AI解讀】以下是這段話的逐句解釋:
故將有五危: 孫子指出將領在用兵時會有五種危險。
必死可殺, 如果將領已經處於必死的境地,那麼就可以拿他去冒險,因為他已經處於死亡的命運中。
必生可虜, 如果將領已經處於必然被擊敗且生還的情況下,就可以抓住他當作戰利品,擄獲他。
忿速可侮, 如果將領情緒激動,急躁衝動,可以侵辱他,加以打擊。
廉潔可辱, 如果將領具有高尚的品德,可以污辱他,使其受辱。
愛民可煩; 如果將領過於愛護士兵,容易受到他們的煩擾,影響作戰。
凡此五危,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 這五種危險情況是將領的錯誤和失誤,是在用兵中可能遭遇的災難。特別強調將領必須避免這些情況,以確保作戰的成功。

孫子兵法: 1: 始計篇 | 2: 作戰篇 | 3: 謀攻篇 | 4: 軍形篇 | 5: 兵勢篇 | 6: 虛實篇 | 7: 軍爭篇 | 8: 九變篇 | 9: 行軍篇 | 10: 地形篇 | 11: 九地篇 | 12: 火攻篇 | 13: 用間篇